會議日期:2024年12月14日 (六) 至 12月15日(日)
會議地點: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
主辦單位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
協辦單位:Curatography 策展學
____________
詳細徵稿資訊請見【研討會網站】
____________
【徵稿與報名須知】
• 第一階段論文摘要投稿截止:2024年7月1日(一) 23:59止。
• 論文摘要審查結果:籌備小組將於2024年7月下旬公告。
• 第二階段論文全文投稿截止:2024年11月1日(五)23:59止。
• 最新資訊請關注本研討會公告。
• 更多徵稿資訊請見附件。
____________
【研討會簡介】 本研討會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於2024年發起,以年度性的當代跨領域藝術博士班跨校聯合論述生產為核心主旨,創造博士生之間跨向度交流的平台。今年首屆與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美學、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,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博士班聯合舉行。希望增進並拓展三校學生各自對當代美學、當代藝術、策展、影像與媒體藝術研究中論述、批判與反省的視野與縱深,在回望藝術史的同時,也重新認識與開展出獨屬臺灣當代藝術的多元取徑。
【研討會主題】 框(Frame),除了指的是透過區隔可見與不可見而讓觀看得以成立的景框、畫框外,指的更是使知識得以可能的先驗框架。一位研究者如何意識到自己的提問與分析得以可能的認識框架?在當前的藝術史論述、既有的學科分類裡,以及在以後見之明的回望視野中,存在著什麼被視為前提的方法論亟欲有待我們反思、轉化甚至予以重新問題化? 本研討會竭誠歡迎並期許三校博士生,後設地以其自身論文得以成立的認識論與方法論為書寫對象,進而反思自身所處的當代藝術研究、藝術史乃至於現今的學術分工背後得以成立的條件與認知框架。是什麼被納入了?又有什麼被排除了?並在以下三種程序中擇一操作:
(一)既有框架(Framing)的結構性考察
(二)先驗認識框架的全面解構(Deframing)
(三)新認識論、方法論重新架構(Reframing)的探索,以期全面突圍既有論述下潛在但未被實踐的路徑,經歷一場以書寫作為行動的自我轉型。
[附件]
コメント